close

民以食為天,科學家們對飲食的研究一直沒有停止過,但許多結論卻令人無所適從。研究結果說美國人最喜歡吃的番茄食品能使前列腺癌的風險降低50%,但美國人患前列腺癌的人數卻是日本人的11倍。

    醫學報告宣佈,貧困使人患胃癌的機會增加,但貧窮髒亂的撒哈拉非洲根本就沒有胃癌病例,而日本人患胃癌率卻是世界上最高的。研究結果發現維生素A能降低患癌機會,但繼續試驗卻發現一些被認為屬乳癌高風險婦女在服用維生素A後,其中一部分人患乳癌的風險反而增加了,原來這部分婦女都是煙民,補充維生素反而令她們患乳癌的機會增高,但誰知道其他污染會對維生素A造成什麼影響?

    對瘦肉的研究曠日持久。英國說每天吃超過90g瘦肉者會有患腸癌的風險,而隨後的長達14年對9000名抽樣物件的研究表明,只要吃大量未經烹煮的蔬菜,患癌及心臟病的機會比不吃生蔬菜的人低一半。烹調方式對健康有什麼影響?研究表明煎炸和燒烤的肉類焦了後含有一些被稱為雜環胺的物質,其可能與癌症有關。雖然給老鼠吃了雜環胺會令它們得癌症,但所需份量卻是普通人飲食中所含肉類的雜環胺量的5000!

    調查統計表明,美國人近年來食瘦肉量在不斷下降,但他們患腸癌的比例還卻在不斷增加,而地中海國家的人吃瘦肉比美國人還要多,但患腸癌者卻比美國人少,因為他們還同時吃大量保護性的食物即水果、蔬菜和粗穀物。素食對健康最有益嗎?英國的素食者患腸癌的比例與食肉者一樣高、專家的看法是導致腸癌的罪魁禍首不是肉本身,而是飲食中肉與蔬菜的搭配比例,全部吃素或全部吃肉都不能獲得充足的營養素,身體不完全健康,當然無法防病防癌。

    食量過大的肥胖者患心臟病的機會就一定高嗎?大多數骨瘦如柴的芬蘭人患心臟病的機會,比因愛吃義大利粉面、大多腰圓背厚的義大利人高,而且臨床統計表明,患上心臟病後肥胖的人康復的機會總是比瘦人高。還有就是超過50歲的男性胖者較瘦者長壽。食物熱量過多不好,這是很多人同意的觀點。但是,我們今天比40年代的熱量攝入量少了14,而肥胖者卻在增多,所以吃些零食增多了一些能使人發胖的脂肪和糖分,並不是肥胖的直接和最主要的原因,看來關鍵還是在於運動。

    因此,從種種飲食研究結果來看,千金難買老來瘦的觀點是不正確的,如何吃得好吃得健康很值得深思。綜合各方面的研究和經驗,保持健康的原則應該是:不能過胖也不要過瘦,多吃蔬菜但不必當素食者,吃要雜要有度,運動也要適量但需經常堅持,心境的愉快最重要,心寬體胖,少些精神壓力,自可享樂天年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oyum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