食物中毒一般可分為細菌性(如大腸桿菌)、化學性(如農藥)、動植物性(如河豚、扁豆)和真菌性(毒蘑菇)食物中毒。食物中毒既有個人中毒,也有群體中毒。其症狀以噁心、嘔吐、腹痛、腹瀉為主,往往伴有發燒。吐瀉嚴重的還能發生脫水、酸中毒,甚至休克、昏迷等症狀。

一旦有人出現上吐、下瀉、腹痛等食物中毒症狀,首先應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物,同時,立即撥打中心119呼救。在急救車來到之前,可以採取以下自救措施:催吐對中毒不久而無明顯嘔吐者,可先用手指、筷子等刺激其舌根部的方法催吐,或讓中毒者大量飲用溫開水並反復自行催吐,以減少毒素的吸收。如經大量溫水催吐後,嘔吐物已為較澄清液體時,可適量飲用牛奶以保護胃黏膜。如在嘔吐物中發現血性液體,則提示可
能出現了消化道或咽部出血,應暫時停止催吐。導瀉如果病人吃下去的中毒食物​​時間較長(如超過兩小時),而且精神較好,可採用服用瀉藥的方式,促使有毒食物排出體外。用大黃、番瀉葉煎服或用開水沖服,都能達到導瀉的目的。保留食物樣本由於確定中毒物質對治療來說至關重要,因此,在發生食物中毒後,要保存導致中毒的食物樣本,以提供給醫院進行檢測。如果身邊沒有食物樣本,也可保留患者的嘔吐物和排泄物,以方便醫生確診和救治。


雖然食物中毒的原因不同,症狀各異,但一般都具有如下流行病學和臨床特徵:(引用自http://dise.health.sohu.com/disease-2636_2.shtml#here)

1.潛伏期短,一般由幾分鐘到幾小時,食入“有毒食物”後於短時間內幾乎同時出現一批病人,來勢兇猛,很快形成高峰,呈爆發流行;

2.病人臨床表現相似,且多以急性胃腸道症狀為主;

3.發病與食入某種食物有關。病人在近期同一段時間內都食用過同一種“有毒食物”,發病範圍與食物分佈呈一致性,不食者不發病,停止食用該種食物後很快不再有新病例;

4.一般人與人之間不傳染。發病曲線呈驟升驟降的趨勢,沒有傳染病流行時發病曲線的餘波;

5.有明顯的季節性。夏秋季多發生細菌性和有毒動植物食物中毒;冬春季多發生肉毒中毒和亞硝酸鹽中毒等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oyum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